
前言:#
新年伊始,在 2 月的第一个周末立一个 flag...
24 年终总结的时候,有写到自己沒有繼續廣林周記這件事情的原因,是由於副業花費時間過於飽和的客觀現實,畢竟周記是興趣產物,而副業具有更明確的經濟價值,是實打實的時間換金錢。不過儘管如此,還是會日常通過 follow 和 newsletter 或者其他平台包括即刻、小紅書等發現一些有趣的信息,也仍然想着如果當下不保存就會遺失溯源路徑,於是這種持續存在的記錄衝動,促使我決定以月刊形式重啟項目,這樣也能減少一些用在重複編輯排版和發布的時間。
所以先動起來,關於內容定位的重新思考,可以是:“記錄我發現的有意思事物,可能你也感興趣”,內容分類不固定,可以是我發現的有意思的技巧或者產品,有啟發的文章或者音視頻,設計相關的推薦或者其他可推薦的東西等等。
對內容的篩選,我會考慮的更矛盾一些。
首先第一點是,信息的篩選整理需要自己親自去嘗試。比如我感興趣的科技類或者設計類周刊、個人博客,會包括很多專業內容或者無用的內容,比如編程開發、設計知識、ai 新聞等,對我來說還能接受,即使對不熟悉的領域一知半解,也會在閱讀的時候發現很多能讓我值得 wow 一下的信息。不過雖然確實是有趣的信息差,只是單純記錄下來,而自己卻沒有實際了解或使用過的話,有點不妥。
再一個是,信息的篩選需要讓別人也可能感興趣。因為整理的內容也會發布在網絡上,如果只是因為「我覺得很有趣」這一個理由,所以複製下來去進行二次傳播,而別人不一定想去看,就不是我想要的了,原因是每個人所處的行業可能不一樣,我也不想把月刊限制在某種領域,如果整理過多的過度專業化內容,但對專業外的人沒有任何幫助,可能沒有太多人願意看下去。
所以一番平衡下來,將聚焦標準調整為了:先滿足優先級第一位的「我」,找到一些當下能給我帶來啟發,或者給日常生活帶來幫助的信息,那就是有價值的。接著是能夠為「你」的日常生活提供可能提效的實用工具、具有跨領域傳播價值的信息、能引發個體覺得有意思的內容,便是更有價值的,這也是我選擇整理發出來的一個小願望。
周期以月為單位,每月第一個周末會發出,嗯,暫定這樣~
一、效率工具#
KeyClicker#
打字時模擬機械鍵盤和打字機的聲音,有 200 多種聲效。對這個軟件感興趣的原因是我本身並沒有機械鍵盤,一直用的是 mac 自帶的 Magic Keyboard 和 logi 的 MX KEYS 薄膜鍵盤。隨機使用了 41-0,感覺還不錯
Folder Preview#
解決了 mac 不能空格預覽文件夾內容的痛點,現在可以通過這個小工具實現了。

RSS.Beauty#
美化小技巧,將普通的 RSS 訂閱鏈接轉換成美觀的閱讀界面,代碼開源。改善視覺效果,這是我的rss 鏈接
小紅書博主都在用的紅薯編輯器#
第三方小紅書編輯器,網頁或者小程序形式在線編輯筆記,排版、內容檢測、效果預覽。

MaxFocus: Link Preview extension#
可以在瀏覽器裡快速預覽鏈接的內容,還可以 AI 總結,這樣就不用每次都要打開新的標籤頁但不確定內容的鏈接了,插件付費。
Pake 3.0 #
mac 端一個可以構建桌面應用的打包工具,裡面包括 ChatGPT、小紅書、YoutubeMusic 等軟件,按我平時習慣,其實網頁版也能滿足,這次推薦的原因是裡面有李志的音樂 dmg,值得單獨下個。
設計師文件夾結構推薦 & PARA 文件整理法#
兩個對文件夾整理系統的思路,手機的備忘錄和電腦的文件管理都試了下非常好用,信息的結構變得統一了很多,找起文件來也更有效率,我在原來 PARA 的基礎上增加了個 T(臨時),順便美化了圖標,覺得可以作為我之後使用並優化的系統了。
二、文字有獲#
“我想討論的是,這些人的關係模式中體現出的最使用的啟發是什麼。
第一点,不管是戀愛、交友、還是招聘用人,我們都要選擇 “正常人” 去交往。
第二點,如果真的在生活中遇到了麥琳這種自私又別扭的人,那麼不用在意她的扭扭捏捏,直接當場把她戳破。
第三點,不要和任何人共情。”
“真正聰明的人都應該盡早從過去那種白左聖母般的天真幻想中醒來,不要再相信什麼博愛、感化、照見之類聽起來高大上的心理學概念 —— 心理學是典型的 “書房派” 知識,是被一代又一代大量的出了校園就做科研、缺乏真正人間疾苦體驗的 “學生們” 建構出來的。”
作者通過一篇對麥琳的洗白文章引出的對人際關係的處理方式以及對理論派心理學的批判讓我大為震撼,也從一個角度提醒要辯證的看待這兩類事物。
Deepseek:
人類神經元的愚蠢傳遞延遲(比光纖慢百萬倍)、記憶的持續失真、荷爾蒙的隨機擾動... 這些生物性缺陷構成的認知裂縫,才是意識滋生的溫床。
AI 光速精確的運算本質是意識的敵基督 —— 它用符號的完形填空謀殺了 "我思" 中那個永遠缺席的 "我"。
相比聚焦於個人判斷的「觀點」,「視角」更像是一幅展開的全景畫卷。它不僅包含個人見解,更涵蓋了觀察和理解事物的獨特方式。視角的形成受到更廣泛因素的影響,包括文化背景、教育水平、社會角色,乃至時代背景等。
也因此,視角賦予我們更宏觀的觀察維度,使我們能夠從多個層面審視事物,把握其間的複雜關聯。例如,在解讀社會現象時,我們可能會從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多重視角進行分析。每個視角都提供了特定的觀察工具和分析框架,幫助我們構建更全面的認知圖景。
我最近看到一篇老外的文章,他給這種現象起了一個全新的名字,讓人覺得很貼切。老外的概念化能力真是強。他提出,人們買書卻不讀,是因為沒有意識到每樣東西都需要兩次支付。
第二次支付可能比第一次支付貴得多。假設一本書的第一次支付是 20 元,第二次支付可能就是 10 小時的閱讀時間。只有支付第二次,你才算真正消費了這本書。如果沒有第二次支付,第一次支付就意義不大了,跟把錢扔進垃圾箱差不多。
三、設計相關#
Mockups Digital#
新發現的一個高質量模板模型,大部分免費,以實景和乾淨背景為主,種類也挺豐富,可以用來包裝平面物料。
streamline#
國外版 iconfont,喜歡這種集成在一起的圖標網站,可以通過關鍵詞快速挑選,一定程度提高了效率。
Headers Club#
一個展示和分享網站頭部圖片的在線平台。主要是各大知名公司和 x 上設計師的 header 設計,如 Raycast、Figma、Linear 等科技公司。有些很有美感和設計感,可以觀賞借鑒。
四、有意思的#
- 一個美觀的在線排版書影音圖片工具,可以在線添加對應圖片,即友用來推薦專輯音樂。
- 手機相冊整理方法,還是基於 PARA 系統的案例延伸,月初我也花時間整理了自己的照片庫,理清的感覺很好。
- 人人都能上手的 Android TV 改造指南,之後可以用來給爸媽的電視改造,隔絕煩人的廣告。
- Fuji Film recipes 胶片配方,包含 250 + 種可用在富士相機上的膠片模擬配方,雖然小紅書上也有很多現成的,但網頁裡的看起來會更經典集中一些。
以上。感謝你的閱讀。當然,也歡迎點贊和留言給我一些鼓勵。
微信:guonlin